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68章 臣下之意(求追读)(2/3)

第68章 臣下之意(求追读)(2/3)

围攻襄阳,黄祖率军从江夏出发,率军射杀了孙坚。这就开始了江夏一地近乎无休止的争斗。孙策孙权连续十年、四次进攻江夏,在归降的黄祖部将甘宁的帮助下,方才击破黄祖夺取江夏。但孙权从江夏撤兵之后,江夏又被刘表之子刘琦率军攻占。刘表死后的赤壁之时,江夏一地又归了刘备。刘备也未能占据江夏多久。孙权派程普进军江夏的江南部分、曹操派文聘占领了江北部分,而刘备仍占据了江夏的夏口。三分天下,先从三分江夏开始。夏口,就是江夏最核心的区域,位于汉水汇入江水之处。因汉水原名夏水,此地因此得名夏口。夏口是个大的范围,而汉水快入江的沿岸处的一小片地方,被称为沔口。而孙权此次大会群臣所在的夏口坞,就在夏口的江南岸之处,是东吴在夏口的重要基地。夏口坞内的校场之上,孙权站立于台上,下方会聚着武昌的东吴众臣以及各中军将领。夏口坞就在江边,江风吹动着坞墙上的旗子猎猎作响,冬日的阳光给群臣带来了一丝暖意。孙权在台上看着众臣:“今日孤在此处召开朝会,乃是为了与众卿商讨若魏贼南下进攻夏口,我大吴应该如何防守。”“诸位官员、将领,不要拘泥于自己的官职品级,若有计策但说无妨,孤都会予以考虑。”见吴王孙权这般说法,下方臣子们交头接耳的讨论了起来。片刻之后,有一人出列向孙权行礼。孙权看去,此人乃是中书郎袁礼。袁礼拱手说道:“大王,臣以为汉水入江之处狭窄异常,若在沔口之处设立木栅,以拦住通行船只,魏贼的水军岂不就无法入江了吗?”袁礼此策过于保守,若把汉水用木栅给拦起来,曹魏的水军是不能沿汉水南下了,难道东吴的水军就能高枕无忧了?这是示敌以弱。孙权正想向袁礼当众说明此策不妥之时,不料台下一名校尉陈奉出列。陈奉嗓门极大,施礼后直接大声说了起来:“大王,末将以为中书郎的计策不妥。”孙权本想亲自驳斥袁礼,没想到陈奉站了出来。于是孙权笑道:“那你来说说,袁礼之策为何不妥啊?”陈奉大声说道:“用木栅岂能拦住船只?木栅立的是容易,但敌军若是想要清除木栅,也费不了多少工夫。”“末将以为,沔口处也就宽三百步,应当在两岸设置铁链横于江上,末端再筑堡垒。这样魏贼若要通行,势必要极难,再也无法由汉水入江了。”群臣又开始议论纷纷了,倒也真有许多声音表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