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党同伐异(2/4)
保守机密本就是职责所在。那么若是泄露出去的话,三人恐怕都难辞其咎。卫臻起身应道:“臣遵旨。”刘晔杨阜二人见状,也纷纷起身应和。曹睿不急不慢的看向王肃,缓缓说道:“王卿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臣知晓。”王肃立即答道。自曹睿登基的近一年中,朝堂之上几乎只有士人与武人两个‘派别’。而文臣之中,颍川之人掌权又是最大的。因此曹睿从各个角度,旁敲侧击的欲要解除颍川之人的重权。拉拢钟繇、远派陈群,都是一些权术手段罢了。无关什么对错。又有哪位皇帝能看到文臣之中都是一党坐大、而无动于衷呢?王肃刚才的话语,给了曹睿一些新的灵感。曹睿低声问道:“司徒也是博学鸿儒,王卿看来也是饱学之士。方才称郑学之人几成朋党,可有证据?”“若无实据而妄言三公辅臣,朕可要治你的罪。”卫臻、刘晔、杨阜三人此时已经屏住呼吸了。自随在陛下身边之后,从来未见过皇帝这般说话,也未听过如此大的指控。今日这是怎么了?曹睿盯着王肃的眼睛看去。王肃中等身材,虽然体形清瘦、但是双目炯炯有神,眉眼之间也流露出刚毅之色。曹睿又看了看王朗。听说王司徒昔年在会稽之时,还多次击退了孙策的进攻?王朗一家还真是刚猛。想到这里,曹睿不禁嗤笑了一声。大魏的初代三公之中,贾诩贾文和仅用只言片语,就轻易使长安倾覆。华歆得曹操之令,亲手将藏在夹墙里的大汉皇后拉了出来,随即伏后身死。王朗虽然没有前面两人一般的‘光辉’事迹,但若只是个平庸之辈,大魏众正盈朝,又如何能与此二人并列三公呢?众人都在等待王肃发声。而王朗似乎已经知晓自家儿子的想法,也只是面无表情站着不动。王肃此时心中也在极速思考着。毕竟是司徒之子,只是出言议论而已,难道陛下还会砍我的头吗?从陛下近来数月的执政风格来看,陛下真就愿意看着郑学门人把持朝纲吗?赌得!王肃心中想清楚后,随即缓缓说道:“禀陛下,臣确有证据要说。”曹睿眯眼看向王肃,轻轻点了点头。王肃出言说道:“昔日在邺城,臣的老师大儒宋仲子、因学术意见与郑学不和,因此往往被郑学门人视若仇雠。”“建安二十四年之时,借魏讽一案、臣的老师也因此被人构陷、株连而死!”说到这里,王肃躬身行了一礼:“时隔多年,臣也以为此事不应再查、不应翻案。但臣认为,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