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我不是曹睿> 第71章 实用主义(3/4)

第71章 实用主义(3/4)

十年了。”“那朕换个问法好了。”曹睿说道:“皇叔认为郑学都对吗?”曹植答道:“郑学即使再好,又岂能都对?就臣所知,孔文举、王仲宣、邴根矩等人都对郑学有过质疑。”若曹植也如此说,那么想必前几日王肃所说的、郑学并不全对一事,想来也是合理的。曹睿问道:“若郑学有不妥之处,皇叔能不能为朕搞出一种新的经学来?”新的经学?曹植一时有些发愣。自己不是按照皇帝的要求,将五经译成白话吗?又如何要做新的经学了?曹植有些犹豫的问道:“陛下想怎么做?臣实在不懂。”“这样,”曹睿压低声音说道:“朕问皇叔一个问题,自汉以来五经注解如此之多,人人又岂能都像郑玄一般学究天人、将古文经、今文经都学了个遍?”“能不能五经中,每一经都做一个标准版本的注解。学通了五经、学懂了注解,大约也就够了!”曹植皱眉说道:“那之前的谶纬之类,都不必学了?”“皇叔自己觉得学谶纬有用吗?”曹睿反问。曹植答道:“臣以为用处实在不大。”“那就对了。”曹睿继续说道:“朕再问皇叔,朝廷要学子们都学五经,这是为了什么?为了都读成博士吗?”曹植想了想说道:“这倒不是。若按着陛下的意思来说,学子们在太学中学了五经,最终还是要做官的。”“这就是朕要说的事情了。”曹睿缓缓说道:“五经虽然精深,但学了那么多的版本实在用处不大。最多学到二十几岁,就可以出去选拔做官了。”“皇叔,朕认为这件事情可以分成两步来做。”曹睿解释道:“第一步,就是皇叔现在在做的事情,将五经翻译成白话文。”“若这种更易理解的五经推广开来,就可以将郑玄、马融、贾逵这些人的经学注解删繁就简,选择精要之处成一注解就够了。”曹睿看向曹植的眼睛:“朕认为,学经也只不过是为了国家选拔人才的手段罢了。”“只要是五经中说的圣人之言,细节之处的版本差异不用纠结。能将五经学懂、学透之人,也定然不是愚笨之辈,用来基层做官还是够用的。”“皇叔听懂朕的话了吗?”曹植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微微一笑:“臣听懂陛下的意思了。”“朝廷传授经学,是为了选拔合适之人为大魏做官牧民。至于经学的精微之处,按照郑玄、马融还是贾逵的注解都不重要,对朝廷有用即可。”“而且,最好还要与郑学有些差异,成为朝廷之经学、大魏之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