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筑垒敌前(2/4)
:“司空是不是上策过于难为、下策过于蠢笨,摆着让朕来取中策呢?”司马懿感受到了皇帝言语间的情绪,也笑着拱手回应道:“禀陛下,三条计策有些不同,却也不是全然互斥的。陛下可以三中取一、也可以从三者中各择一些来选。”“正是这般,臣等汇报给陛下后,这件事还是要扬州的陈司徒再从中选择的。”此事本出于刘晔的提议,刘晔也在一旁补充道。“好,那就说吧,朕听着。”曹睿倚在了躺椅之上,身子放松下去,脑中却已经出现了从寿春到濡须的舆图轮廓。司马懿道:“禀陛下,上策是佯攻濡须,实筑四城。”“四城?”曹睿听闻这个数字有些惊讶:“怎么要筑四个城池?”司马懿知道一旁刘晔的着急性子,开口道:“此事是刘枢密首倡,还是请他来说吧。”刘晔随即应道:“禀陛下,吴国所谓的濡须坞,非一处城池,实乃两处,分别位于濡须水入长江的东西两岸。因而若在濡须坞边上筑城,是要筑两处的。”曹睿微微颔首:“这个朕懂,那另外两处又筑在哪里?”“在东兴!”刘晔身旁没有舆图,于是便空口讲述了起来:“臣不知陛下可否记得,若论起扬州水路,从寿春走施水、途径合肥之后可至巢湖,而巢湖在居巢处入濡须水,在濡须水三十里之处,东西两侧有濡须、七宝两山最为险峻,此处濡须水水势最窄。在此同样可筑两城!”曹睿沉思了几瞬,开口问道:“若能在东兴筑城当然是好的。不过朕有疑问,到底是为了运粮和后勤便利,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挑主要的来说!”“为了进攻和防守两便!”刘晔答道:“若能在东兴筑城,合肥之兵乘舟两日可至东兴!而东兴之兵,在战时一日可至濡须。远近相宜,这才是长久进攻的根据。”“既然大魏要借着国力和后勤啃下濡须,既然要筑城,就断不能留下后患,筑四城比两城更佳!”“中策呢?”曹睿轻吸了口气,示意刘晔继续说下去。刘晔是聪明人,聪明人讲话就常有隐含之意,需要带着脑子来听才行。若濡须坞边、平原之上的城池守不住,则大魏还可以依靠地势在东兴驻守,总之一日可至濡须!筑了四城,若丢了两个还剩两个嘛!刘晔继续道:“所谓中策,乃是实攻濡须!”“实攻?你们昨日不是说濡须一时难以攻下吗?”曹睿的神情有些无奈。司马懿说道:“臣等昨日仔细研判了一下,濡须昔日难攻之情,与当下似乎有些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