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46 火箭筒的回旋镖,击中了谢威自己(2/5)

246 火箭筒的回旋镖,击中了谢威自己(2/5)

养活?“想啥呢!541那边坦克生产计划很少,配套的WZ-122坦克算得上胎死腹中……”541基地从一开始规划就太过庞大,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后来的生产、经营、转型留下了太大的困难,从部分分厂建设完成后,拥有一个总装厂、1个车体炮塔铸造厂、2个坦克炮厂、3个坦克机械零件加工厂、3个炮弹厂、3个580马力坦克发动机厂等等的庞大工厂,只不过生产了少量WZ-122坦克测试样车、59改型测试样车。生产最多的,可能就是84式架桥坦克。进入90年代后,这个庞大的坦克基地,除了一些转型成功的分厂,大部分都最终荒废。接手?谢威想都没想过。“那你的意思?”“即使合作估计都很难,541那边并没有完全完成建设,坦克炮厂、发动机厂等,都需要升级,经费不会少的……”谢威叹了口气,“所以,那边当初调集的留苏专家、国内最早培养的坦克人才等,不能浪费了……”“吸~”李瑞倒吸了一口凉气,随后,急了:“你是准备把他们所有的科研团队给端了?谢威,学校什么情况,你是知道的。即使有巴基斯坦支付的8000万美元,也不够的……”541虽然是617厂的战备工厂,可从一开始,就是奔着打造亚洲第一大坦克研发、制造基地去的。在当年“好人好马上三线”的号召下,很多从国外留学归来、技术水平高的技术人员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条件,转而支援国家三线建设。541这样庞大的工厂,这样的技术人员能少吗?“一旦如此,跟617厂的矛盾更加无法解决了……”“想啥呢!先期只要部分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到设计中,以此加快项目的研发……虽然咱们跟巴基斯坦合作的项目,但是这款坦克一开始立项就是奔着外贸去的……”谢威没想到,喜欢胡乱立项的李校长居然也担心规模太大。在这方面倒是没有卖关子,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卖541厂的技术设备?你疯了?要真的干了,别说部队,就是五机部的领导那边,你都讨不了好!”李瑞听完,不仅没有放心,反而被谢威的想法吓到了。卖541基地的设备跟生产线?“国家搞改革开放,不就是确定战争很难再大规模地爆发么?为战争而存在的541命运,基本上注定了……当然,这事情先不着急……咱们必须要尽快解决帮着巴基斯坦培养生产制造的技术人员跟管理人员的问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