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3/5)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3/5)

到两吨的极限载重,装人这事儿,他没法说。在他那个年代,司机用7座面包车装下30多人的新闻屡见不鲜。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影响下,尽可能地让生产出来的汽车拥有更强的安全性能。“谢威啊,虽说有些测试没做,不过我们设计的宏光1.0完全已经可以上市,只有通过市场检验,获得更多的数据,才能进一步改进……民用车辆跟特种军用车辆不同……”乔教授虽然并不在意这样一款小面包车的命运,但是汽车工业的发展,能为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积累经验的机会。而122厂现在没钱投入生产。“按照之前的协定,如果只是技术占股,学校只能占8%的股份,要是校企办能投资一笔钱用于生产,占股比例会提升很多……”乔戈里教授希望车辆工程系在未来跟122厂的车辆合作有着更大话语权。“好的,教授,我会向学校建议。”谢威没有答复乔戈里教授。资金支持,肯定是需要的。直接投资占股,还是其他,谢威有着不同的看法。他并不想让校企办变成一个涉足无数行业领域的巨无霸,对于目前管理混乱的校企办来说,绝对不是好事。现在国内市场几乎一片空白,所有产业都能野蛮发展的时代问题不大,等到市场竞争变得激烈,管理跟不上的校企办第一时间就会出现问题。这也是很多八十年代初期红极一时的工厂,到了九十年代就消失在市场的根源。告别了乔戈里教授,转而找到了张鸣秋跟刘德宝。李校长现在依然没有卸任校长一职,学校的权利却把持在两人手里。张鸣秋负责学校全面工作,而刘书记更多的是负责军用技术研发项目。“122厂那边找了学校很多次,他们提出希望学校能够支持部分经费,但是这些钱是为了学校项目研发准备的经费,连学校扩建都不能挪用这笔钱!”刘德宝以为谢威是支持给122厂的汽车生产投入经费,当即不乐意了。张鸣秋也皱起眉头看着谢威,“之前你刻意强调要专款专用,不能挪用这些经费啊。”“不是挪用!目前已经到位的经费,已经超过2亿了对吧?”巴基斯坦8000万美元是专款专用,按照现在的汇率1.5:1,这是一笔1.2亿人民币专用经费,加上卖火箭筒跟技术的钱应该已经有部分到位了,学校这笔钱应该远远不止2亿。“目前已经到了2.8亿。”钱是谢威挣的,张鸣秋并没因为谢威还是学生就隐瞒。“这笔钱,如果只是放在银行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