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4/5)

269 哈飞宏光成了,谢威比资本家还狠啊(4/5)

,虽然因为这笔资金数额庞大,存款利率比国家给的利率高不少,比起投资收益,还是少了太多。”谢威开口说道。今年4月1日起,银行为了加大存款吸收力度,缓解资金不足的局面,调整了存款利率,从原本一年期的3.96%提升到5.4%;三年期从4.5%提升到6.12%;五年期更是从5.04%提升到6.84%。大额存款更是可以直接跟银行谈利息,五年期的存款利率甚至能谈到10%以上。以学校目前的这笔巨款,光是利息,每年都能有2800万。这几乎比学校一年的财政拨款还多。有钱了,谁都不愿意回到过去过那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逼日子,张鸣秋跟刘德宝两人更不愿意像李校长那样撒泼打滚耍无赖地要经费。他们也没有那样的本事。“投资?那可是有风险!存银行利息不仅高,也安全!”在两人看来,钱存到银行才是最安全的。“银行放贷的钱哪里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存款,他们也就没法发放贷款……目前哈城的几大银行全部收紧了放贷的口子,即使愿意支付20%的利息都不一定能贷到款!这是为什么?”两人哪里知道为什么?他们又不是搞经济研究的。谢威给两人做了一番的解释,让两人意识到,就是存在银行,也有可能出现问题,特别是学校存到银行的钱是额外谈的更高利息,银行为了收益,肯定会是专门发放给愿意支付更高利息的单位。“你的意思,一旦借款单位还不上钱,我们不仅拿不到利息,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张鸣秋觉得谢威是在危言耸听。根本就没听说过。倒是刘德宝脸上浮现出思索的神色。“对。这种情况是可能的!”就连几十年后各种法律健全的情况下,存款得不到兑现的例子也很多,何况是八十年代?“银行不可能在收不回以我们存款放贷的贷款时候,拿其他用户的存款来兑现我们的存款,而把收不回来的贷款变成呆账、死账……”“可自己投资,风险更大。”刘德宝听明白了谢威的意思。“这就要看投资团队对市场的把握了……可以用122厂汽车项目作为试点,积累经验。”“你的意思?”刘德宝有些糊涂了。又不是要求银行把学校的存款单独发放给122厂,也不给钱占股,怎么合作?“成立专门的管理团队管理这笔专用资金,122厂不是缺乏资金么?咱们直接按照创业投资的方式来,借贷部分给122厂,其中这部分资金至少要24%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