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华娱:从神棍到大娱乐家> 第二百四十五章 记者发布会绝杀!(1/13)

第二百四十五章 记者发布会绝杀!(1/13)

    高骏其人,年少家贫,做过106无轨电车的售票员,在木材公司做过干事。北电文学系毕业后,他分配到北平电影公司,做了《北平影坛》的记者。高骏1990年从业开始电影的策划营销工作,目前是国企新影联的副总,这是一个中影牵头入股的院线公司。路老板盯上他,主要是为自己即将纳入势力范围的“问界嘉禾”院线寻找一个操盘手。营销对于一部电影的重要性不必多提。这一世从《鼓手》到《小偷》、《异域》,路宽个人在电影上的票房和口碑齐飞。除了电影题材和质量的出圈,营销更是重中之重。电影的两头,一边是制片和出品方,一边是电影院。想要电影业繁荣,就要实现这双方的利益最大化,那就需要中间的“院线”这个角色发挥重要作用。在千禧年初的中国电影圈,有三位院线方的顶级人才。北高骏,南赵军,魔都吴鹤沪。这仨人都是光头,但在院线的组织、发行、营销上也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其中,高骏所在的新影联占据北平80%的电影市场;吴鹤沪现任魔都联合院线副总,这是魔都最大的电影发行公司,也占据本地80%的市场份额;赵军是粤省电影公司的一把手,占据全粤省5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全国的大盘子来看,北平和魔都、粤省三者相加,能占据全国电影市场35%以上的份额。后世2008年左右,施行了多年的院线制改革效果显著,全国50条院线中,这仨人占据三分之一。具体到高骏这些年的天才之作,实话讲即使路宽是个来自后世的挂逼,他比之路老板也是不遑多让的。简单句几个例子:1995年徐可和张国荣的《满汉全席》是他操盘,和某茶叶商绑定,推出了看电影送茶叶的活动,在当时是开创性的;1996年叶大鹰的《红樱桃》在北平首映,在当时全国还没有出台《拍卖法》的情况下,他自己担任拍卖师,独创了“首映权拍卖”这个模式,大获全胜。最著名的还要数1998年,他和韩山平、紫禁城影业的张合平一起,开创了“贺岁档”这个概念。在裤子的《甲方乙方》营销上,改变了过去国有制片厂的制作模式,所有主创人员采用报酬和票房挂钩的捆绑制方式,最终大爆。仅一年以后,老韩因为这项开创性的功绩入主刚刚成立的中影,出任集团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1999的老韩,因为高骏的鼎力相助,成功入主中影;2004的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