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141章 天下健者,岂独袁氏一家?(1/6)

第141章 天下健者,岂独袁氏一家?(1/6)

    “军师从早忙到晚,今夜盛宴,难得休憩。”“何以仍旧不肯舍下书卷?”刘备手里拿着酒盏,走到李翊跟前。见他正执笔写着什么,忍不住开口询问。李翊见刘备来了,便停了笔。“如今战事将近,翊亦不敢松散懈怠。”“诶!”刘备举起酒盏,拍了拍李翊的肩膀。“稍息片刻,倒也无妨。”又扭头看了眼李翊手中的书卷,便问:“不知先生适才在写什么?”李翊便将书卷递给刘备,一面又自顾自地说道:“既然战事将近,我等总得先奏明天子才好。”“这样才能师出有名。”刘备展开书卷来,原来上面罗列的是袁术的各项罪状。其中的大罪主要有,第一,袁术擅自攻打朝廷任命的庐江太守陆康。陆康在庐江树立恩信,平定江夏蛮乱。颇有政绩,甚得民心。面对袁术的发难时,不少休假返乡的士兵都闻讯赶回,趁夜爬墙回来帮助陆康守城。陆康足足坚持了两年,最后病死。朝廷怜悯他的气节,拜其子为郎中。可以说,袁术此举是与朝廷的理念背道而驰的。第二,擅自扣留,并逼死朝廷大臣马日磾。马日磾高居太傅之位,路过寿春时,却被袁术扣住,还抢了他的符节。马日磾想要要回符节,袁术不给。想要走人,袁术又不放。马日磾不堪受辱,在兴平元年时忧愤吐血而死。袁术此举,形同叛逆。第三,私藏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确实是为孙坚所得,但并未像《演义》里那样被孙策拿去换兵马。而是被孙坚留给了其妻子吴氏。袁术直接拘了吴氏,抢夺了玉玺。这第三条,其实要比上面两条加起来还要严重。传国玉玺的印章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几乎是大汉门面的象征。结果你袁术却私藏了起来,诛你九族都不过分。这是李翊罗列的三大罪状。剩下又罗织了不少相对更小的罪名。比如荼害百姓,巧立名目,对天子不敬等等。总之就是要凑够罪数。你是否真的犯了这些罪不重要。而是我们说你犯了这些罪,这一点很重要。“好啊,先生想的可真是周到。”刘备翻看着表文,条理清晰,逻辑通顺。有了这些罪状,绝对师出有名。可不要小看古代的师出有名。尤其是对于瓦解袁术集团的人心,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善!备这便亲自拟写表文,上奏朝廷。”“请伐袁术!”正说间,忽有下人来报,淮南使者求见。淮南来的使者?刘备眉头一皱,与李翊对视一眼,道:“先生以为袁术此时遣人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