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日日思招揽(2/3)
州不太熟。不过元骏倒是听出魏哲的言外之意了。显然,自家君侯准备招揽一些青州才俊。念及此处,元骏当即建议道:“君侯,不如召公孙阳明过来问问?他是东莱胶东人,祖上又是两千石,定然熟知本州人物!”见他这么一说,魏哲一想也是,当即便遣人去请。并且魏哲还顺便给太史慈去信一封,向他打听有没有什么本州人才推荐。真别说,一来二去还真让魏哲发现了几个合适的人选。……“便如此吧!”翌日,太守府后院。在确定下人选后,只见魏哲干脆道:“就以我的名义下聘书,礼聘国子尼为家丞,氏仪为门大夫、孙邵为洗马。”话说魏哲选的这三人,基本上都是寒素出身。比如氏仪乃北海营陵人氏,不过中人之家而已。如今此人不过是营陵县一小吏,尚未获得什么贵人赏识。不过如果魏哲没记错的话,此人后来出仕郡府的时候,曾被北海相孔融所嘲讽,言“氏”字乃“民”无上,可改为“是”。没想到氏仪闻言竟然真的改姓,自称是仪。然而在孔融麾下是仪照样没混出头,后来依附刘繇,随其避乱江东,阴差阳错入仕东吴,这才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历任骑都尉、忠义校尉、裨将军、偏将军、侍中、中执法、尚书仆射等官,封都乡侯。八十一岁时方才病逝。可以说这又是一个尚未被发现的底层人才。孙邵亦是如此,甚至和是仪的经历十分相似。同为北海国人的他,如今尚且还是乡中处士,数年后他方才出仕郡府。日后还做过北海相孔融的功曹,不过随刘繇逃至江东后便辅佐孙权了。曾任庐江太守、车骑将军长史等职。在孙权称吴王后,孙邵还成为吴国首任丞相。可以说如果不是这场乱世,出身单微的孙邵恐怕没有这种际遇。三人之中,唯独要属国渊现在混得最好。乐安郡盖县国氏虽号称出自齐国上卿国氏,但在国渊之前并无显贵。可国渊却天生聪颖,年少时就师从大儒郑玄,如今在青州也算是小有名气。后来三国鼎立之时,国渊更是被曹操征召任司空掾属,令其负责屯田事宜。而国渊亦是发挥其才能,将屯田制完善推行,短短五年间就令到魏国仓廪丰实。故曹操征伐关中时,特地留国渊作后勤,担任居府长史,统摄府中诸事。后来更是任命其为太仆,位列九卿。不过还是那句话,出仕不易,国渊眼下还是白身。所以魏哲这次征辟国渊,其实也只是试试而已,不行也无伤大雅。……翌日,北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