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因地制宜【4K】(4/5)
群人保命本事倒是不小。一时间魏哲不禁也有些头疼。全杀了?好像有点不讲究。继续留在军中?这点人也起不了什么作用。见魏哲眉头微皱,戏志才当即轻笑道:“明公,我倒是有个主意!”说罢不等魏哲追问,戏志才便主动解释道:“高句丽多大山深谷,大大小小的邑落犹如鼠穴一般星罗棋布,若是尽数攻之,未免徒废人力。”听到这里,魏哲顿时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让此辈守卫高句丽地方?”戏志才闻言点了点头:“正是,羁縻之法,正合用于此处!”见他这么一说,魏哲心中顿时有些犹豫。一开始他对各路高句丽起义军并没有什么期许,只不过是单纯捣乱罢了。最多就是在汉军攻城的时候,他们可以再度充当一下耗材。然而戏志才方才的建议,却给了魏哲新灵感。准确来说,是让魏哲对战后高句丽的治理有了具体的想法。首先以高句丽这样的地理人文环境,驻军肯定是不现实的。原因很简单,驻军少了没用,驻军多了后勤压力又太大。当然,驻军后勤完全可以靠压榨高句丽人满足,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时间一久,驻军的存在反而会导致周边地区不稳定。然而若是让辽东诸郡自己承担,时间一久也照样不现实。即便能负担的起,但一直贴钱贴粮也是个亏本买卖。尤其过不了多久天下便要大乱,这个时候辽东再背一个包袱显然不智。这也是当年毌丘俭灭亡高句丽后,曹魏为什么没有驻军的原因。至于迁徙大量汉人移民填补高句丽,那就更不现实了。现在辽东到处都需要汉人移民,哪里都很要紧,实在没有余力了。在这种情况下,拉拢分行无疑是当前最合适的手段!想到这里,魏哲终于有了决断。只见魏哲面色一正道:“招他们过来,本帅要论功行赏!”戏志才闻言当即哈哈一笑,显然明白了他想要做什么。随后的事情果然不出戏志才的预料。当幸存的三百余高句丽起义军战战兢兢地赶到后,却没想到魏哲竟然和声细语的好言安慰,并且赞他们乃忠义之士。好酒好肉一顿伺候,顺带再赏几个高句丽贵女,这群人顿时又晕乎乎的了。皈依者狂热也好,被魏哲的人格魅力征服也罢。反正被魏哲这么一拉扯,这群义军转眼又开始在魏哲面前毛遂自荐起来。什么请为先锋,愿为大军开路的话,那是轻车熟路,滔滔不绝。然而让此辈既惊又喜的是,魏哲不仅不让他们继续舍命搏杀,还送了一桩大大的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