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草原大会【1/2】(2/3)
意,不知道成不成。”说罢阎柔也不卖关子,直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原来在北海(贝加尔湖)之中有二十多个湖心岛,其中最大的一座湖心岛长约百五十里,宽约三十里,方圆足足有千里之大。听到这里田丰不禁有些咋舌,他却是没有北海竟然如此广阔。魏哲倒是没有多意外,毕竟后世早已测量过,贝加尔湖的面积约为韩国面积的三分之二,基本上和海南省差不多大。但最令人震撼的是它的深度:平均水深744米,最深处达1642米,比许多海洋还要深邃。若非如此,贝加尔湖也不会被华夏先民称之为“海”了。而阎柔早年流落草原时曾听人说此岛之上有一座石山,通体黑色,十分神奇,并且断裂口多如镜面一般,被胡人尊为天神居所。田丰闻言不由眉头微皱道:“《山海经》中《海内经篇》曾言‘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想来说得便是此山了!”说到这里,只见阎柔狡黠一笑道:“既然眼下军中缺碑,那不如以此山为碑如何?”“以山为碑?”魏哲先是一愣,随后便忍不住抚须而笑。“好主意!此举正合我汉家气象!”虽然同样是在峭壁上勒石记功,可魏哲若是刻上“北极碑”三个大字,那境界可就比窦宪当年高上一层了。如此界碑,古来谁能立之?就算抛开“北极碑”的大小不谈,湖心岛的石山也确实是一个绝佳的位置,想必足矣流传后世。魏哲当即令军中匠师操办此事。没有舟船没关系,现造一些木筏足矣。于是没过多久北海湖心的幽都山上镌有“北极碑”三字。在一座截面光滑的峭壁上,汉军工匠更是刻文曰:“四方诸夷,凡有敢犯者皆斩!”“必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上述文字甚至是魏哲亲手所写,也算是留下一份传世墨宝了。不过立“北极碑”只是顺带,北海的丁零诸部才是魏哲关注的重点。……话说北海(贝加尔湖)周边生活的游牧部落,历史其实极为悠久。由于他们搬家时大多都喜欢用一种车轮十大高大的木车,所以才被视为一体。汉地这边称呼他们为丁零人,草原上则唤他们为敕勒族。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北朝时期的流传甚广的《敕勒歌》,描绘的便是南丁零的生活场景。敕勒中北方的一部后来成衍变为回鹘,即后世维族的祖先。不过如今丁零各大部落可没有后世的风光,混得简直要比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