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柳暗花明(1/5)
沛国,前汉名曰沛郡,再往上便叫做泗水郡。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开国后为了纪念老家沛县,方才改秦之泗水郡为沛郡。汉光武帝立国之后,封其子刘辅为沛王,这才有了沛国。说起来基本上每个朝代都会有一些特殊的封号。如唐之天策上将,宋之殿前都指挥,明之吴王等等。由于刘邦曾以“沛公”之名角逐天下,故此两汉时期“沛王”的称号也多了一些不寻常的意味,非寻常皇子可以获得。刘辅虽为光武帝次子,但既非嫡子又非长子,能得到这个尊号显然不一般。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有一个好母亲——郭圣通!当时郭圣通已经失宠,因为不满阴丽华以贵人之身独得皇帝宠爱,她便暗中指使家兵假装强盗劫杀了阴丽华的母亲邓氏与弟弟阴欣,让阴丽华悲痛欲绝。事情发生后光武帝震怒不已,气急之下甚至在诏书中说了“阴贵人有母仪之美,宜立为后”这样的话语。虽然刘秀冷静下来之后终究还是没有废后,但郭圣通却自此被彻底冷落。最终经过十年的准备光武帝方才先废后,后废太子,让河北世家功亏一篑。或许是为了给臣民做个样子,表示自己并非不近人情之辈,刘秀在废太子的次年又改封郭圣通次子刘辅为沛王,郭圣通也随之成为沛太后。刘辅与郭圣通,最后也都是死在沛国,葬在沛国。基于这一点,洛阳对沛国的情况向来都是十分关注的。沛王之位虽已经传了七世,但基本上都是小透明。就算是程昱率领曹军占领大半个沛国,都丝毫没有多看相县的沛王一眼。只能说把宗室王侯当猪养并非明朝开的先例,两汉之时便早有预兆了。然而魏哲知道这些被圈养在封地的汉室宗王废物,但却没想到竟这么废物!他都画大饼到三兴大汉的地步了,当代沛王却依旧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话说当孙策、鲁肃等人在下邳国闹得不可开交时,魏哲也没闲着。离开彭城国后,他便迅速攻下符离县,驻军大泽乡。但此战的关键并不在于占领城池的多少,而要看城池的位置。由于沛国的地形是一个典型的哑铃状,两头大中间小,所以程昱南下之后并未驻扎在沛国治所“相县”,而是亲自坐镇蕲(qí)县。程昱甚至直接在城楼上摆放一具棺材,以示与城共存亡之心。于是乎在魏军猛烈的攻势下,蕲县硬是巍然不动。这就让魏哲很难受了。因为若他能夺下蕲县、符离两城,那就相当于掐住了曹操的喉咙。关键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