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17章:柳暗花明(4/5)

第17章:柳暗花明(4/5)

间,位不过郎。王莽时任掌乐大夫。即至更始帝刘玄即位,方诏拜太中大夫。世祖立国之后亦征辟为议郎给事中。”说到这里,桓卫忽然忍不住神色一黯,有些无奈道:“然先祖因坚决反对谶纬之学,“极言谶之非经”,被世祖皇帝斥为“非圣无法”,险遭处斩。后又被贬为六安郡丞,不幸道中病卒。”说来桓谭也算是两汉交替之时难得的儒宗了。他的儒学理念纯粹而质朴,延续着西汉一脉儒风。并且桓谭把烛干比作人的形体,提出“以烛火喻形神”的有名论点,断言精神不能离开人的形体而独立存在,正如烛光之不能脱离烛体而存在一样。王充在《论衡》中便频频借用桓谭的言论,对他十分推崇。可以说王充的无神论思想,相当程度是受到了桓谭的影响。只可惜无论是王充还是桓谭都生不逢时,生于谶纬神学盛行的世道。只可惜无论是王充还是桓谭都生不逢时,生于谶纬神学盛行的世道。在光武帝刘秀亲自推动谶纬神学的大环境下,他们这种不合时宜的纯儒只能被社会压制,无法展现应有的光芒。不过这些大道理桓卫却不明白,他只可惜于先祖桓谭太过固执了。并且说到这里他便打住了,显然后面就没有什么值得介绍的了。与此同时,听到这里的魏哲依旧一头雾水。虽然他大概猜到眼前这个桓卫与后世的那个东晋权臣桓温有点关系,但这对他眼前的困局来说并没有什么意义。至少魏哲没有看出桓卫有哪里与众不同。好在他和戏志才相识多年,彼此之间早有默契。于是魏哲虽然心底疑惑,但面上还是礼贤下士的赞了几句,并且顺势邀请桓宣加入麾下,担任亲骑。此言一出桓卫顿时面露惊喜之色,忙不迭的答应下来。别看都是护卫,但骠骑将军的亲兵和王府护卫压根不是一个级别好嘛!一个前途光明,一个压根没有前途可言。而沛王刘耀那边得知之后倒是十分爽快的放人了,还给桓卫送了份礼金。直到魏哲带人回到大营之后,戏志才方才将自家的想法娓娓道来。……帅帐之中,只见戏志才站在舆图前指着沛国解释道:“沛国桓氏虽同出一源,然在光武帝时却一分为三,开枝散叶。”“除了相县桓氏之外,沛国境内另外还有龙亢桓氏、铚县桓氏两家。”“故此沛国大族虽多,可桓氏却一直跻身前列。”说起来沛国桓氏的这次分家,其实和光武帝也有关系。正是因为他对桓谭毫不掩饰的厌恶之意,以及桓谭对谶纬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