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17章:柳暗花明(5/5)

第17章:柳暗花明(5/5)

经学坚定的批判态度,导致沛国桓氏不敢再留他在族中。正好当时沛国桓氏的当家人桓荣十分受光武帝器重,甚至被刘秀托付教导太子刘庄的重任,故此为了向天子表明态度,沛国桓氏索性直接分家了。事实证明桓荣的决定确实没错。学术理念和政治理念的认同,让皇家对桓氏十分信任。桓荣、桓郁、桓焉祖孙三代曾为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五代皇帝的老师,传承《欧阳尚书》的龙亢桓氏也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学世家。虽然龙亢桓氏没有像汝南袁氏一样拥有四世三公的辉煌,但世代却都有族人担任九卿或太守。及至汉顺帝继位后,桓荣之孙桓焉一度拜太傅、录尚书事,联合太尉朱宠执政,后来亦曾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当龙亢桓氏在沛国如日中天的时候,谯县曹氏还在苦兮兮的种田呢。甚至桓温子嗣还建立了楚国,让龙亢桓氏接连出了好几个皇帝。不过相比于龙亢桓氏而言,另外两家分支就混得不怎么好了。相县桓氏或许是拜桓谭所赐,此后再无族人为官,渐渐沦为地方豪强。虽然凭借和龙亢桓氏的关系在相县乡里也有一席之地,可也就那样了。铚县桓氏祖上倒是没有欠债,但却一直缺少点气运,始终没能出头。事实上直到东晋时期,铚县桓氏方才跻身士族之列。先后出了义阳太守桓诩、冠军长史桓弼、新野太守桓戎。桓弼之子桓宣更是曾经担任平北将军、梁州刺史、都督三州四郡诸军事、北伐中原,击败后赵军队。甚至等到了唐朝,还出了桓法嗣、桓彦范两位名臣。从这个角度来看,说铚县桓氏是厚积薄发也不为过。比如眼下他们虽只是铚县豪强,但是宗族实力却不可小觑。烛光下,只见戏志才指着铚县的位置,信心十足道:“桓氏,便是破局之处!”然而魏哲思量片刻,却有些摇了摇头:“只凭铚县桓氏一己之力,恐怕很难闹出什么大动静。”“自然不只他们一家。”却见戏志才目露精光的果断道:“这次我要合三桓之力,断曹氏生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