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汉官> 第42章:有利有弊【4K】(4/5)

第42章:有利有弊【4K】(4/5)

璋虽然看似靠着“东州兵”坐稳了位置,但是益州内部的分裂却不减反增,只是一直引而不发。而当邺城的消息传到成都时,益州的暗流顿时越发汹涌起来。是日,成都郊外庄园。只见一名中年文士振袖而起,愤然道:“魏哲何人?不过一汉贼尔,粗鄙武夫焉敢擅言圣人学问?”“关东诸公何以如此懦弱,竟让此人大放厥词,散布如此荒诞无稽之谈?”此人乃是文学从事张裕,蜀郡人士,乃益州有名的大儒,尤其精通图谶,能够精通以天象变化附会人事,预言吉凶,亦善相。作为今文经学在蜀中的儒家代表之一,张裕此刻那叫一个咬牙切齿。若非做不到,他现在甚至恨不得活吃了魏哲。然而他如此做派,却让一旁的几位文士不满。今日本是士林闲聚,彼此说些闲言互通有无罢了,谁乐意听张裕发泄?面容粗陋的张松当即不满道:“张从事此言差异,魏公之言也未尝没有道理。”“孟子曾言:武王伐纣,不为不义。”“正因武王为公义而不顾名声私利受损,才令姬周入主天下八百年。”“如此不正合魏公的义利之说么?”“哼!依我看,这天下就是以私义乱公利的蛀虫多了,才会沦丧至此。”其实张松和张裕也没什么过节,就是这张嘴刻薄习惯了,为此没少得罪人。比如此刻,张裕闻言就气得双眸圆瞪,直喘粗气。但不等他开口,一旁的杜琼就气急败坏道:“竖子,你指桑骂槐的骂谁呢?”与张裕一样,杜琼也是蜀郡人,刚刚被刘璋拜为从事。别看他在益州的名望没有张裕大,但杜琼的底气却不小,其自幼便跟随蜀中大儒任安学习经学,数十年来一人将任安的学说研究透彻,继承了任安的衣钵,在益州士林人脉广阔。最关键的是,杜琼尤其精通于谶纬之学,并且一直以此为傲。刚刚若不是张裕抢先开口,他也是要对魏哲进行批判的。眼下见张松似乎站在魏哲那边,他当即讥讽道:“古人言【相由心生】,现在看来此言果真不虚。”“这等贼子胡诌的荒诞之说,恐怕也只有阁下才会相信。”啧啧~不得不说杜琼是知道怎么阴阳人的。他不说这话还好,这么一说张松气得拍案而起,直接拔剑就刺。若不是周围人连忙拦下,说不定今日两人就要倒一个了。而被两人这么一闹,这场聚会自然不欢而散。然成都郊外的这场闹剧只是益州乱状的一个缩影。随着邺城商贾将魏哲当日在知行书院的一言一行甚至被邺城好事者编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