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重入四川(6/9)
朱唐二人便也不着急,不紧不慢地紧跟着戴青海,不令其离开自己的掌握便可。
倒是经过保宁府境界时,朱文琅问唐玥要不要回唐门一趟,唐玥正恨不得天天粘在情郎身边,哪肯一个人自己回门去?死活不听,朱文琅也只索罢了,两人依旧十分耐心地跟着戴青海每日前行。
那戴青海倒也不怕累,每日里除了碰上馆子吃个饭,又或是天黑找个客栈投宿,除了在重庆府治下的渠州县(今四川省达州市)的客栈中歇了三天,竟是日日赶路,直奔成都。
至于在渠州县歇息的那三日,朱文琅猜想是戴青海一个文弱书生,年纪也不算小了,估摸着是这么连着日日赶路,累病了——因为朱文琅也偷偷躲在偏僻处仔细看过,那戴青海明显的一脸疲色,走路都有些脚底发软,步履虚浮。只是那戴青海看来也是拼命,病还未好利索,便拖着病体继续赶路,只是速度比之前自然又慢了许多。
+++++++++++++++++
“小猴儿倒是辛苦,正打算回京师向朕呈奏,半道上又碰上新线索,转过身又往四川去了。”大明皇宫,御书房中,朱元璋拿着何文灿呈过来的朱文琅的书信笑道。
“朱文琅公忠体国,尽心尽力为父皇办差,父皇可得好好赏他才是。”一旁的太子朱标笑道。
“他要什么赏?年纪这么小,锦衣卫千户的官已经不小了。叫了朕这么多年‘老叔’,不好好办差,不怕朕打他屁股?”朱元璋显然心情不错,笑道。
“待天一盟的事办好了,论功行赏,儿臣看来,封他个县子县男的小爵也不算过分。”朱标知道朱元璋对朱文琅十分喜爱,这话明显是在凑趣。
“呵呵,文琅这小猴儿啊,机灵,能干,可堪大用……再打磨得几年,正好留给你。”
匍匐在地上的何文灿头也不敢抬,后背上却已是一身冷汗。
朱元璋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朱文琅乃是朱元璋准备留给太子朱标的干臣,现在好好培养锻炼,等太子即位,恩旨一下,立时便可成了新皇得力的心腹臣子,未来做到宰辅一级也不是不可能的,仕途必然是一片锦绣。
只是这种现任皇帝对未来皇帝的心腹话,何文灿作为一介臣子,是绝对不能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