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供应链,盘店(求月票)(2/5)
道。
在他看来,有人脉资源是一方面,能处理危机又是另一码事。
“陈总,不瞒您说,这种情况在行业内挺常见的,一般做法是,先跟原供应商沟通,赶紧重做一批货,再让市场部安抚好经销商,最后按合同条款更换供应商,追究经济损失。”
左宏宇不慌不忙地说。
话里的意思很明确,先保证出货,再处理供应商问题,这做法看似不干脆、不解气,却是最符合公司利益的。
因为临时换供应商,结果只会更糟。
“左总,你是曹老师推荐的人,我信得过,待遇方面你尽管提。”
陈延森想了想,豪爽地说。
“陈总,华哥跟我说了,您的研发团队还在组建,至少还要3-5个月才能完成系统开发,我可以三个月后入职,这样既能给公司省点钱,我也能把深城那边的工作交接好。”
左宏宇见陈延森给出了口头Offer,思索一番,笑着回应。
“可以。”
陈延森心里冷哼,左宏宇这话,明显是怕项目不稳,想观望三个月。
不过,左宏宇想法也没错,他的手机一没操作系统,二没代工厂,甚至连个名字都没有,哪怕左宏宇入职后,也很难开展工作。
随后,三人端起酒杯,推杯换盏起来。
陈延森面试左宏宇的同时,对方也在面试他。
一个老板的靠谱程度,往往决定了项目成败。
几人边喝边聊,左宏宇惊讶地发现,陈延森虽没涉足过手机行业,却对采购、销售的门道十分懂行。
从深城的姑娘扯到国外的大洋马,从经济形势聊到智能手机发展,似乎就没有陈延森接不住的话茬。
并且思路清晰,逻辑缜密,左宏宇心想:怪不得不到二十岁,就创下这番家业。
原本还想观望的左宏宇,三杯酒过后,拍着胸脯保证:“陈总,我回去就联系供应商,先把产品清单搞到手,价格和账期之后再细谈。”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他对陈延森感官不错,愿意先帮忙做事。
陈延森笑了笑,直言道:“给我做事,我肯定得付钱,我可不喜欢吃白饭。”
左宏宇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