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免试入学(2/4)
至少都是举人,或者是科举制之前有名的大儒名士。
王清晨虽然还没有见到夫子,就已经了解到这里的与众不同。
因为中举就意味着能够做官,毕竟现在的大朔一朝正是官员短缺的时候。
而甘心留在这里研学的无疑是对学识有着最纯粹追求的人。
时间进入六月,嵩山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热闹。
王清晨每日陪同严寿四处游学,参加各地学子组织的辩论和诗会,还是相当有意思的。
来这里求学的学子来自天下各处,人均秀才,至少王清晨还没有发现一个童生。
从六月初一开始,嵩阳书院就已经正式闭院,大家都知道,招生开始了。
六月初六
开始入伏,嵩阳书院最先公布出来的是未来三年的夫子阵容。
山长:范重,字希文
(八十二岁,前朝名士,本朝大儒,官至太子少师,也就是当今景佑帝的老师,归隐之后在此做山长已经一十二年)
教谕(教导主任):司马广,字君实
(五十六岁,本朝大儒,卸任于沧州刺史,本来是一位极有前途的朝堂大佬,可惜急流勇退,隐居讲学)
训导(政教主任):叶丰,字井叔
监院(后勤主任):耿界,字介石。
这两位都是不习惯官场环境,继而退隐的大儒,在士林也颇有名望。
至于夫子阵容也不遑多让,夫子二十三人。
最年轻的乃是去年刚刚中举二十七名的江南学子杨时兴(今年乃是恩科并不冲突)。
其余人等也是耳熟能详的人物,不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就是名誉几州的名士。
单王清晨认识的就有数人,都是在书铺见过其着作的人物,可想而知其底蕴深厚。
随着任教名单的公布,嵩山县内更是热火朝天地讨论起来,大家都在期待明天的招生规制。
六月初七
嵩阳书院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