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商议(2/7)
,秧苗靠着绳子插就行。
水生娘看到孙女做的插秧棍子,夸道:“唉呀,要不说我孙女聪明呢!你祖母种了一辈子地,就没想过这法子。”
婉宁笑道:“祖母不是说老家都是小块地吗?有的才厨房大,自然用不上棍子拉线了。老把式眼睛就是尺。咱辽东不成,我那上千亩地,站在田里根本望不到边。”
水生娘自从知道炤炤的嫁妆有田有铺子,还有江南拉回的紫檀家具,以往觉得孙女大地主,如今也不觉得有多大了。只等稻子插完,好顺着白月湾河岸边找地,找别的村的,免得白月湾人种不过来。
晚上婉宁看娘在给爹爹写信。小桃摸摸闺女头,柔声道:“有没有想和爹爹说的话,写上去。”
婉宁点点头,只在信上写了“爹爹保重身体”。小桃把自己铺子里收的人参山货让张二哥带给水生,请他转交王爷。王爷在外面养着人,如今辽东封城,外面人参肯定涨价了。让水生把东西交给王爷,在外地的药铺换成细棉布和药带回辽东。辽东很快就要和朝廷开战,这些到时候都紧缺。
王爷看到郡守夫人送来的人参山货,立即安排管家联系外面的人:人参全部带去江南高价卖掉,银票带到邻近的博州购买细棉布和药;山货则就近卖给博州商人。他严令外面的人快马加鞭赶回,免得战事一起,道路断绝。
稻田去年用了河岸黑淤泥肥田。今年,婉宁带着人在河岸边买了个十来亩的池塘。她领着人掏了两丈深,坑底铺上黑淤泥,然后一层干稻草、一层山上的松针腐土、一层农家粪尿,如此反复,最后盖上厚厚的去年稻草。周边种地的老把式都来看这堆肥的法子。婉宁笑道:“爷爷叔伯们,我这肥是给稻田用的,你们种玉米红薯的不合适。”
河对岸的老农也来看热闹。有人看着婉宁铺的一层层干稻草,小声问:“大小姐,铺别的草不成么?”
婉宁想了想道:“别的草也成吧,只是最好不要带草种子。”她瞟见老农盯着干稻草一脸惋惜,“老伯,可是需要我家干稻草?”
老农不好意思道:“这干稻草拿来盖房顶才好呢,多齐整。听说南地就用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