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各车企的应对(2/4)
,引发了全网的关注。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网友们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随着事件的发酵,公众对车企的利润和价格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有人发现,昆仑汽车的车价格极为亲民,却仍有 20% 的利润,而其他车企的车卖到几十万,却一直哭诉赚不到钱。这一发现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卧槽,到底什么情况?为何昆仑汽车的车都那么便宜了,却还有 20% 的利润,而其他车企的车卖到了几十万,却一直哭诉赚不到钱。” 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这条帖子迅速获得了数百个点赞和回复。
“还能是为什么,肯定是关税问题啦,没有关税,那些进口车肯定会大降价的。” 有网友猜测道。
“楼上是白痴吗?这些车都是在国内生产的,哪里来的关税?” 很快就有网友反驳。
“偷偷跟你们说,同款车,在白头鹰卖 1 万美元,而在国内起码要卖 30 - 40 万人民币,最少要翻几倍,外国人本来想把价格定低一点的,但那些代理商不肯,硬要卖这个价。” 一位自称了解内情的网友爆料道。
“不会吧?我还以为敌人是外国人,没有想到伤害最狠的居然是自己人!” 这个爆料让很多网友感到震惊和愤怒。
“所以说昆仑汽车已经超有良心的了,卖几万块,都还有 20% 的利润,反正我以后只会买昆仑家的产品了。” 一位网友坚定地表示。
“我也是,打死都不买合资车,太垃圾了,服务态度又差。” 另一位网友附和道。
众人议论纷纷,绝大多数都是对合资车非常反感。在这场舆论风暴中,各大车企原本想通过联名投诉打压昆仑汽车,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自己陷入了更加尴尬的境地 。
在昆仑汽车的猛烈冲击下,众多车企的市场份额急剧下滑,订单量锐减,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为了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各大车企纷纷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吉利总部,气氛紧张而压抑。总经理面色凝重,与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