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寒门宰相> 一千零九章 远利和近利(2/4)

一千零九章 远利和近利(2/4)

公孙痤的意见放跑了商鞅,但启用了庞涓,沿用了吴起的魏武卒。这样的国主,并非后世所言的昏君可言。孟子说梁惠王时,魏国当时马陵之战大败给孙膑率领的齐国,庞涓被杀,太子申被俘。秦国在旧臣商鞅完成了变法,又在商鞅率领下大破魏国。梁惠王正在最悲愤的时候,所以他折节下士四面网罗人才,孟子这个时候见了梁惠王,对方着急地问孟子,老头,你有什么办法来利于我魏国(使魏国强大)吗?孟子说,你说什么利不利(利国),我所教你的办法只有仁义(利民)。这个场合下,换了谁是梁惠王,都不会听孟子的那一套。魏国处于四战之地,又遭此大辱,急需变法强国,否则就玩完了,这个时候讲儒家的仁义行不通的。你都活不下去了,还谈什么远期目标,还谈什么长利,远利。孟子的学说令梁惠王听了打瞌睡,不是梁惠王不高明,而是这理论不适合朝不保夕的魏国。梁惠王真要用孟子之学,估计亡国得更快。而梁惠王迁都的大梁,也是如今的开封,对宋朝而言,非常具备现实意义的参考。「法家之霸术乃短利,近利,儒家之王道乃远利,长利,用法不讲时,地,权变,则枉也!」章越用梁惠王之论,当殿驳斥元绛之言。元绛有些生气,好你个章越,当初讲仁义是长利远利的是你,如今讲短利近利的也是你。反正是嘴巴在你的脸上,什么对你有利,你就讲什么是吧。元绛辩不过章越,只好作罢。对官家而言,只要章越同意在年内攻取邈川城则好。官家道:「朕不是信不过章楶,但朝堂上官员们都是因循故事,多番推诿,皆不敢办事,朕甚是失望。」「只要章楶能尽忠国事,朕何尝不能信之任之,打破常规用人信人之魄力,朕亦有之。」章越道:「陛下深谋远虑乃臣子所不能见也,如今正值宋夏关系的缓和之时,不趁此出兵青唐。一旦错过时机他日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章越取青唐的策略一直不变,就是避免同时树立两个敌人。如今夏国肯缓和关系,宋朝就要重点打击青唐,一旦明年李秉常站稳了脚跟,再度向宋朝索求,到时候两家翻脸概率极大。言谈之际,君相达成了共识。离开崇政殿后,元绛主动上前来与章越攀谈。章越也如没事人一般。元绛道:「度之,这政字通‘正也,何为‘正,谁也不知啊!」章越道:「所以嘛,理不辩不明,如何为正,也要商量过才知晓嘛。」元绛道:「是啊,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