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历史军事> 顽贼> 第六百四十九章 悬金募死士(2/6)

第六百四十九章 悬金募死士(2/6)

    有这个举动在,就算刘承宗在信里臭骂他一顿,都不怕。

    因为在此之前,张一川对洛阳有足够认识,早在两年前,他带兵途经渑池,就向人打听了洛阳的城池大小、大致方位,甚至还得到了一条洛阳城防弱点的重要情报。

    洛阳城的城周八里,周围有四水环绕,东临瀍水,南有洛河、西有涧河、北有谷水。

    城外则引瀍水绕城一周,挖出了三丈宽的护城河,城墙于洪武六年就包了青砖,城上修建敌台三十九座,是易守难攻的坚城。

    张一川所恃洛阳弱点,就在于这条四丈宽的护城河。

    三丈宽,与其说它是护城河,倒不如说是护城壕。

    放在一般城池还凑合,但是对河流纵横引水便利的府城洛阳而言,很窄。

    但它也有情可原。

    这毕竟是座包砖于洪武六年的古城,包砖能极大加强城池的防御力,也会给扩建带来难度。

    扩建要钱的嘛,实际上很多城池的扩建,并不是主政官员认为该扩建了,就去扩建。

    实际上天底下小到县州府,大到朝廷六部,走到哪儿都一样,方方面面要花钱,财政永远不够用。

    不到万不得已,谁闲着没事修城墙?

    更多的情况,是没包砖的土城墙数十年乃至上百年未历战事,被雨雪侵蚀、被老百姓刨土盖房子,该塌的塌、该陷的陷。

    早就失去了原有的防御能力,即便如此,人们也对此眼不见心不烦。

    直到轮着个想大干一场的官员履新上任,看着城墙着实碍眼,才召集士绅商议再修一道墙。

    这样不用拆墙,工程量比较小,花费也不高,各方人员都更容易接受。

    而城墙包砖之后,再想扩建,就不太容易了。

    土谁挖走了就是谁的,老百姓你刨一车、我刨一车,城墙几年下来就不像样子了。

    各县没包砖的夯土墙,能维持墙的模样,靠的都是劳改犯。

    罪犯修城墙劳改也是老传统了,秦汉时期叫城旦。

    但城砖跟夯土不一样,青条石的不好偷,坏了又很显眼,更何况洛阳还是府县附郭,知府和知县哪个上任,都愿意把城墙修一修、补一补,更好看一点。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