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6章 何罪之有(2/3)
坐辩经。
以二者的身份辈份差异,住持师弟未免有以大欺小之嫌疑,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这些高僧对慧聪的重视。
「慧聪如是禅定坐,不急不缓从容抬头:数月前十几村妇悬梁于寺门外,死后尸骨无存,此事师叔可曾知晓?」「附近数十村落,每年因背负石女之名而悬梁投河之死的村妇有多少,师叔可曾理会?」
「弟子下山不过数月,师叔可曾还听闻有此等剜心之事发生?」
「大胆谬论,佛祖金身前岂容你妄言放肆!」住持学着师弟的口吻厉斥一声,「我辈佛门中人本应通玄达妙明心见性,你却贪恋俗尘,纵欲y邪!」
「阿弥陀佛,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相者,红尘往来不过红粉骷髅,白骨皮肉。弟子舍一己之肉身,渡百余石女,救其命,圆其家,惠其村落,石女欢喜,村汉欢喜,数十村落亦圆满欢喜,弟子何罪之有?」嫭
「弟子不懂,为何众生皆欢喜,唯有师叔不欢喜?」
「师叔以为弟子贪恋红尘,难过情关,岂不知师叔眼中情关难过是师叔红尘根不净,见红尘亦是红尘,弟子不然,弟子见红尘曼妙不过一抔黃土,以无情身渡有情人,弟子不觉有罪,只觉欢喜!」
「狡辩!那饮酒行乐你又作何解释?」
「酒戒为遮戒,非性戒,饮酒本身并无过错,佛陀真正忧虑的不过是纵酒过度丧失本
心会造成其它过失,触犯其他戒律,如兴起斗诤,蒙蔽智慧,尽言伏匿之事,又或纵色无度,疏远贤善,不过师叔可曾见过弟子醉酒失态?」
「好,好一张伶牙俐齿!那我再且问你,你为何屠戮村民,甚至…甚至连襁褓之中的婴孩也不曾放过?」
说到这里,住持顿了一下,接着他所模仿的慧聪僧人的嗓音也变了,变得异常冰冷坚硬,「阿弥陀佛,因为他们有罪,大之罪!」
「胡说!其余村民也就算了,我且问你,安定村那名被你残害的老妪我们已经探过了,她本名薛银花,如今已至古稀之年,一辈子积德行善,是十里八乡交口称赞的大善人,她何罪之有?」嫭
住持的下一句话让江城全身裹上了一层寒气,「薛银花如今无罪,她罪在三年之后!」
「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