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弹劾(3/6)
更不可能直接跑人家公房就开始说事。
杨嗣昌走回自家直房内,把几份塘报再看了一遍,将各部斩级数、斩将夺旗功再默记一遍,以防奏对的时候搞混了。
在直房内坐了一刻钟,外面通传阁臣入内,杨嗣昌大步出门,看到薛国观也刚好出来。
两人客气的寒暄了几句,等后面各部参与召对的人都齐了,才在宦官引领下往北面走去。
今天奏对还是在平台,但现在仍是侯召的状态,皇极门过去不远就到了中左门,东边一溜直房,门头上各贴着一张黄色标签。
引路的宦官将两个阁老引到最左一间,标签上写着“内阁直房”四个字。
以前的皇帝召对相对简单,但崇祯皇帝比较勤奋,一次平台召对都会分多个批次,内阁、五府、六部、地方官、锦衣卫等等都会参与,有时甚至是鸡毛蒜皮的小事,造成等候的时间很长,如果盛夏和寒冬,等候的人无疑会很难受。于是去年在中左门新装修出来一溜直房,给等候召对的人歇息所用,但这里的房间没有皇极门那么多,内阁是共用一间。
杨嗣昌请薛国观走前面,薛国观坚持不可,让杨嗣昌先进了屋中,里面已经先升起火盆,走进去顿感温暖舒适。
房中摆放着一个桌案,两人左右坐了,宦官过来奉上热茶和小点,沈迅过来将奏本和塘报放在桌案上,杨嗣昌点点头,沈迅和其他人一起退了出去。
杨嗣昌没有去翻开奏本,以免薛国观以为他不想交谈,这个直房是共用的,不存在谁去找谁的而造成被动,很适合跟其他阁老交换意见。
杨嗣昌似乎突然想起什么一般,随手拿起一份塘报递过去,“今早兵部收到武清新发塘报,刘中堂与孙传庭赴永定河南岸,亲手放归山东及北直被掳百姓共七千一百人三十一人,有兵部差官、户部差官并武清、东安知县共见,此前已放归者约三万,好让家相知道。”
薛国观恭敬的接过,他匆匆扫视了一遍,口中赞叹道,“永定河大捷,杀贼上千功莫大焉,解救数万百姓或有虚数,但几千定然是有的,也是善莫大焉。”
这口风听起来,薛国观对永定河大捷的定位并无异议,此前卢象升败没,接着济南沦陷,京师一片凄风惨雨,眼看鞑子一步步要顺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