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2/3)
?”
他还真没瞎说,那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牛顿最后确实变成了神学者整天神神叨叨的……
王发财一脸黑线:“你小子瞎扯什么呢?不行,我非要搞明白你这里的大泥鳅的秘密!”
萧鹏却道:“王院士,我觉得你的关注点儿有问题。”
“有什么问题?”王发财不解。
萧鹏道:“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个大泥鳅的秘密这个星球上除了我之外没有人可以搞明白。这也就是我放心大胆让你们来研究的原因。而我也并不打算公开这里的秘密。我也要赚钱也要养家不是?”
王发财却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科学无法解释的问题!”
“那你们继续研究?”萧鹏道:“但是我要说的是:接下来我这里要进行大规模投产了,那我这里就不太欢迎闲杂人员喽。”
“闲人?你说我是闲人?”王发财指着自己鼻子怀疑自己听错了。
萧鹏却点了点头:“王院士,你对咱们国家的农业发展有再大的贡献在我这里也是闲人。”
王发财发现自己无力反驳。
萧鹏好奇问道:“王院士,其实我有个问题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你对我的高密度养殖项目没有兴趣呢?”
王发财听后直接道:“你那就是胡闹!”
“胡闹?”萧鹏听后一愣:“怎么胡闹了?”
王发财道:“一个鱼塘里高密度养鱼?这怎么可能?也太不科学了!别的我就不说了,你投喂食物的时候底层表层怎么做到均匀投食?周东他们相信你跟着你胡搞我可以理解,毕竟他们都是门外汉而且他们更看好的是政绩,可是这些我们是无法相信的。”
萧鹏摇了摇头:“王院士,你是我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院士,更应该转移到什么是实践里面出真知。你口口声声不科学?我的大泥鳅摆在这里你们说不科学,这高密度养鱼你也说不科学。如果我真的搞出来了你们的脸往哪放?”
王发财思考一下问道:“那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合作。”萧鹏言简意赅。
王发财不解问道:“怎么合作?”
萧鹏指着新建好的鱼塘道:“这里一共三个实验鱼塘,每个面积六亩,深度三米半。我们用鲫鱼养殖来举例,平常这样的鱼塘养殖鲫鱼密度是每亩最多两千尾,大概需要七个月体重从40克左右成长到300克左右,我说的没错吧?”
王发财点点头。
萧鹏语出惊人道:“那我接下来会在这个鱼塘里投放七万两千尾鱼苗,平均每亩一万两千尾。饲养周期是四个月,这段时间内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