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极品小农夫> 第277章 还是格局小了(2/4)

第277章 还是格局小了(2/4)


    针对这个情况国家颁布了《黑土地保护法》,专门保护这些珍贵的‘土壤中的大熊猫’。

    萧鹏怎么知道这些的?

    其实算起来他还对这黑土地保护做出了贡献……

    他不是成立了两个扶农基金么?从基金里第一笔扶农资金就用于夏科院在吉省的黑土地保护项目中。

    这个事情说出来还挺让人生气的。

    关于保护黑土地的事情,其实从四十多年前夏科院就开始跟进这个事情,无数科研人员一代代的扎根在那里。很多科研人员像普通农民一样天天耕地寻找保护黑土地的办法。

    1985年的时候,夏科院研究员韩晓增就在海伦成立了农业生态试验站一直坚持到了今天!但是受制于农业技术等,保护工作很长一段时间进展不大,但是却留下了几十年的宝贵实验总结,他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了‘肥沃耕层构建技术’,这也成了后来的保护黑土地的核心技术之一。

    而第二年夏科院应用生态研究所的研究员张旭东就带领团队筹备了一个关于保护性耕作的长期试验点,对韩晓增的理论进行完善和发展!

    于是2007年的时候张旭东就在吉省某县某村成立了一个试验田,从那时候开始到现在一直进行保护性耕作,记录所有的土壤产能改变数据,为黑土地保护工作提供了一系列长期明确的数据!最后得出结论,根据夏科院的保护性耕作方式比常规垄作可以每公顷增产一吨,节约成本近两千块,后来还被写进了《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里面。

    可就是这样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在2015年开始成熟推广的时候真的是处处碰壁,还需要跟农民签协议,比如说原来村里玉米每公顷产量是一万斤?如果采用保护性耕作一年后产量低于这个数字那夏科院少一斤赔一斤!

    就这样都没有几个人愿意采用!当年最终只有一百八十公顷土地采用了这个技术。不过第二年当时产量就提高了30!于是采用这个技术的人越来越多。

    农民就这么简单,如果技术没法增收增产?那就不用,只有真正的见到好处才会接受。

    这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倒是进行的不错,但是张旭东他们的试验田却遭遇了困境。

    2007年的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