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顶点小说> 其他类型> 极品小农夫> 第357章 寻找办法的人(1/3)

第357章 寻找办法的人(1/3)

    草方格技术听起来真的很简单:就是把秸秆插入地下然后组成一米成一米的方格连成片这样就可以防沙固沙。那可真是‘我上我也行’。

    但是事实上真的这么简单?

    才怪咧!

    这个技术的诞生可真的不容易!

    早在1954年的时候国家决定修建世界上第一条‘沙漠铁路’也就是包兰线铁路。

    这沙漠上修铁路哪有那么容易?

    特别是修到十六公里长的沙坡头那里的时候发现修不了了。

    当时的沙坡头沙地含水量只有2,植物覆盖率最高的地方也就是1,而且还是流动性的大沙丘区域,那里一起风?几百米高的沙墙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要在那里修铁路就一定要先治沙!

    可是怎么治沙这真是个大难题,他们想出来类似于什么‘用沥青拌沙子’、‘用鹅卵石平铺压住沙面’、‘平铺式沙障固沙’等各种各样的治沙办法。

    结果全部无效!

    到了1955年,铁道部委托华科院组织专家专门研究固沙造林的可行性和方案。包括任老爷子的团队等一大批科学家进入沙坡头开始研究了植物固沙的探索也就是在沙漠里搞绿化。

    在沙漠搞绿化首先要考虑的肯定是稳定沙面保证植物存活率,于是他们开始就用麦草、黏土等材料铺设沙面改造沙面,然后在上面播种植物,

    当时铺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铺设一种是带状铺设,经过考证后发现带状铺设的沙障有利于植物成活,但是又很容易被风吹毁,他们就又想出把秸秆压入沙子里避免被风吹毁。

    可是沙坡头那边的风向多变,这样还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又把带状修改为方格状。

    而这样研究工作还是没有停止,他们要研究不同材料、不同形状、不同尺寸的沙障的固沙效果找到最好的办法:规格小的草方格很容易被风吹毁,规格大的草方格又不利于固沙植物成长。

    这一研究就研究了九年!

    一直到了1964年最后才确定一米x一米的草方格是最合适的。

    而且这里还有一个严重问题:草方格使用的是秸秆,在土地里很容易腐烂,大约只能坚持三年!但是腐烂的的秸秆又可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