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回 三甲(3/8)
携一二,仕途自然会顺遂许多。
谁的提携能比堂堂亲王的提携来的更有用一些呢?
谢晦明觉得自己这一段时间实在是顺风顺水,想要的都能得到,想做的都能达成,而谢孟夏竟还自毁根基,都不用他做任何事情。
他抬了抬眼,将目光投向了茫茫夜色,他自问不是个野心勃勃之人,想要的不是取而代之,不过只是想为社稷,为国为民做一些事罢了。
一场省试从春日持续到暮春放榜,再到初夏殿试,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了厮杀。
殿试算得上是最温和的一场大比了,殿试的名次是基于贡院黄榜上的名次略做调整而来的,这调整完全取决于永安帝的圣意。
说不可预测,其实也是可以预测的,永安帝点选进士,需要考量的绝不仅仅限于学问,准确而言,能走到殿试这一步的,学问都不差,殿试上,学问反而成了最不需要考量的,贡士们的家世背景,人品性格,御前奏对,甚至是长相都成了很重要的部分。
此次殿试的大热贡士,有清河崔氏一人,范阳卢氏一人,荥阳郑氏一人,太原王氏一人,这几人这些年名声鹊起,被誉为大靖朝最负盛名的青年才俊,而他们背后的家族更是不容小觑,哪一个单拉出来都可以撼动朝廷。
此次省试,这几大家族皆有不少士子参加,京城里整日文会诗会不断,更开了赌局押殿试前三是谁,这一场殿试,被文人世子们戏称是神仙打架。
殿试的考卷题目是永安帝亲自拟定的,考卷在发到每个贡士手中的同时,宫外翘首以盼,共襄盛事的落地士子们,也得知了这份题目。
“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
这样的一道题目一出,众人一片哗然,交头接耳起来。
这道题目简直是在难为人,一味的歌功颂德不免有奉承媚上之嫌,而耿直的崇论闳议又怕在圣人面前落得个夸夸其谈的印象,若是行文一团和气又难免言之无物,真的是,太难了。
殿试从辰正一直午正二刻才结束,贡士们从承天门三三两两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的衣裳都被汗水浸透了,就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样。
一场殿试比连考三场省试还要难熬。
题目刁钻不说,永安帝时不时的在身